伤寒和副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,这两种疾病在临床上有着相似之处,却又存在一些细微差别,了解它们对于医护人员做好防治与护理工作至关重要。
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通常通过被污染的食物、水等经口进入人体,患者感染后,初期可能出现发热、乏力、头痛、全身不适等类似感冒的症状,容易被忽视,随着病情进展,体温会逐渐升高,呈稽留热型,可持续数周,患者可能伴有相对缓脉、全身中毒症状加重、食欲减退、腹胀、腹泻或便秘等消化系统表现,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皮疹,多为淡红色小斑丘疹,压之褪色。
在护理伤寒和副伤寒患者时,首先要注重隔离,由于这两种疾病具有传染性,需将患者安置在单人病房,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,防止病原体传播给他人,病房要保持清洁、安静、通风良好,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和物体表面清洁消毒。
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是关键,定时测量体温、脉搏、呼吸、血压,注意热型变化,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,如肠出血、肠穿孔等,一旦患者出现面色苍白、脉速、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,或突然腹痛、腹肌紧张等腹膜炎体征,应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。
饮食护理也不容忽视,发热期间,患者食欲不佳,饮食应以清淡、易消化、高热量、高维生素流食或半流食为主,如米汤、藕粉、果汁等,少量多餐,避免食用易产气、多渣食物,以防诱发肠穿孔或肠出血,随着病情好转,可逐渐增加饮食量,过渡到软食和普食。
休息与活动安排同样重要,患者应卧床休息,减少体力消耗,有利于身体恢复,待病情稳定后,可适当增加活动量,但要避免剧烈运动。
心理护理也不可或缺,患病期间,患者可能会因身体不适和对疾病的担忧产生焦虑、恐惧等不良情绪,护理人员要关心体贴患者,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,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,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。
伤寒和副伤寒的防治与护理需要医护人员高度重视,通过全面、细致的护理措施,帮助患者早日康复,同时有效防止疾病的传播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