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动滑板车,出行新宠带来的护理挑战

电动滑板车,出行新宠带来的护理挑战

在现代社会,电动滑板车凭借其便捷、灵活的特点,成为了不少人喜爱的出行工具,随着电动滑板车的日益普及,与之相关的意外伤害也逐渐增多,给医院护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。

电动滑板车以电力驱动,速度相对较快,这就使得骑行者在道路上面临着比普通行人更多的风险,一旦发生意外,受伤情况往往较为复杂,常见的损伤包括骨折,尤其是手腕、手臂、腿部等部位,因为在摔倒时人们会本能地用手和肢体去支撑身体,从而承受较大的冲击力导致骨折,还有擦伤、挫伤也很普遍,由于滑板车骑行时没有过多防护装置,摔倒后皮肤直接与地面摩擦,轻者出现表皮擦伤,重者则可能形成大片挫伤,不仅疼痛难忍,还容易引发感染,头部受伤也不容忽视,骑行过程中若不慎摔倒或与其他物体碰撞,头部着地可能导致脑震荡、颅内出血等严重后果,危及生命安全。

当这些因电动滑板车意外受伤的患者被送到医院时,护理师们需要迅速且专业地展开救治和护理工作,对于骨折患者,要准确判断骨折部位和类型,协助医生进行复位固定,在固定后,要密切观察肢体的血液循环、感觉和运动情况,防止因固定过紧或过松影响骨折愈合,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,对于擦伤、挫伤患者,要仔细清洁伤口,去除污垢和异物,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消毒包扎,定期更换敷料,预防伤口感染,而对于头部受伤的患者,更是要争分夺秒,密切监测生命体征,观察意识、瞳孔变化等,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。

除了对患者身体上的护理,心理关怀也至关重要,许多患者因为意外受伤,身体上承受着痛苦,心理上也会产生焦虑、恐惧等情绪,护理师要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,给予安慰和鼓励,帮助他们树立战胜伤痛的信心,积极配合治疗。

为了减少电动滑板车意外伤害的发生,骑行者自身要增强安全意识,佩戴好头盔、护膝、护肘等防护装备,遵守交通规则,不在机动车道行驶,不超速、不逆行,社会也应加强对电动滑板车使用的宣传和管理,完善相关交通法规,营造一个安全有序的出行环境,才能让电动滑板车真正成为便捷出行的好帮手,而不是引发伤痛的“小恶魔”,同时也能减轻医院护理工作者的负担,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。

相关阅读
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