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水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,此时气温回升,冰雪融化,降水增多,在这个时节,天气变化较为频繁,冷暖空气交替,人们的生活和健康也会受到一定影响,作为医院护理师,深知在雨水时节做好健康护理的重要性,在此与大家分享一些相关知识。
雨水时节,气温乍暖还寒,人体的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,抵抗力减弱,给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机,容易引发感冒、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,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,注意保暖,特别是老人、儿童和体弱多病者,更要注意防寒保暖,避免着凉。
雨水时节空气湿度增大,容易导致人体湿气加重,湿气过重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,使人出现食欲不振、腹胀、腹泻等症状,在饮食上要注意清淡,避免食用过多生冷油腻、辛辣刺激性食物,可适当多吃一些健脾祛湿的食物,如山药、薏米、芡实、白扁豆等,还应注意饮食卫生,防止病从口入。
雨水时节,气温逐渐升高,各种细菌、病毒开始活跃,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,要注意个人卫生,勤洗手,勤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、空气不流通的场所,如必须前往,可佩戴口罩,做好防护措施,加强体育锻炼,增强体质,提高自身免疫力,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方法,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,如散步、慢跑、太极拳等,每周坚持运动 3 - 5 次,每次 30 分钟左右。
雨水时节,天气多变,容易使人情绪波动,中医认为,肝主情志,雨水时节肝气旺盛,情绪波动过大易导致肝气郁结,引发各种疾病,要保持心情舒畅,避免情绪大起大落,可通过听音乐、阅读、与朋友聊天等方式舒缓情绪,放松身心。
在雨水时节,还要注意起居规律,保证充足的睡眠,夜间睡眠时要注意保暖,避免腹部着凉,适当增加午休时间,有助于恢复体力,提高工作效率。
雨水时节虽然带来了生机与希望,但也需要我们格外关注健康,通过合理饮食、适当运动、注意保暖、保持良好心态等措施,做好自我保健,预防疾病的发生,让我们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,健康快乐地生活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