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热,身体的信号与护理要点

发热,身体的信号与护理要点

发热,是我们生活中并不陌生的一种症状,它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,小到普通感冒,大到严重的感染性疾病,都可能导致体温升高,作为医院的护理师,我深知发热对于患者的影响,以及正确护理发热患者的重要性。

发热首先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,当病原体入侵人体时,免疫系统会被激活,体温调节中枢会通过提高体温来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繁殖,低热(体温在37.3℃至38℃之间)可能是身体在进行一场轻微的“战斗”,此时患者可能会感到轻微不适,如乏力、头晕等,中度发热(38.1℃至39℃)时,症状会相对明显,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、肌肉酸痛、寒战等,而高热(39℃以上)则需要格外关注,可能会引起惊厥、意识障碍等严重并发症。

在护理发热患者时,准确测量体温是第一步,常用的测量方法有腋温、口温和肛温,腋温测量较为方便安全,正常范围在36℃至37℃之间;口温相对准确,但对于婴幼儿、意识不清者不适用,正常范围在36.3℃至37.2℃;肛温最接近人体深部温度,多用于婴幼儿,正常范围在36.5℃至37.7℃,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,并在规定时间内读取准确数值。

发热会使患者水分散失增加,因此补充水分至关重要,鼓励患者多饮水,以补充发热导致的水分丢失,防止脱水,对于不能自主饮水的患者,要根据医嘱及时给予静脉补液,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皮肤弹性、尿量等,判断脱水情况。

物理降温也是常用的护理措施,对于低热患者,可以采用温水擦拭的方法,用温水毛巾擦拭额头、颈部、腋窝、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,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,但要注意水温适中,避免过冷刺激导致患者寒战,对于高热患者,可在额头放置冰袋降温,但要注意避免冰袋直接接触皮肤,防止冻伤。

要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,保持病房安静、整洁、温度适宜,一般在22℃至24℃为宜,患者穿着要适中,不宜过厚,以免影响散热,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及伴随症状,如出现病情变化,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。

发热虽然是一种常见症状,但正确的护理能帮助患者缓解不适,促进康复,作为护理师,我们要时刻关注患者的体温情况,给予精心的护理,让患者在与疾病的抗争中感受到温暖与关怀,早日恢复健康。

相关阅读

  • 周口,守护健康的护理之光

    周口,守护健康的护理之光

    在豫东大地上,周口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散发着独特的魅力,这里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秀美的自然风光,更有一群默默奉献、守护健康的护理师们,他们用专业与爱心,在周口这片土地上编织着生命的温暖画卷。周口的医院里,护理师们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职责,从...

    2025.08.14 12:03:35作者:tianluoTags:周口护理
  • 生物化学在护理中的重要作用

    生物化学在护理中的重要作用

    生物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生命物质化学组成、结构及功能变化规律的学科,在现代医学领域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,尤其对于护理师而言,掌握生物化学知识能极大地提升护理质量,为患者提供更专业、更精准的护理服务。在护理工作中,生物化学知识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人体的...

    2025.07.30 04:40:04作者:tianluoTags:生物化学护理
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