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炎炎夏日,荔枝以其独特的香甜和清新的口感,成为了许多人解暑的首选水果,作为医院的护理师,我必须提醒大家,荔枝虽好,但若食用不当,也可能带来健康风险——“荔枝病”。
问题: 什么是“荔枝病”?其症状及成因是什么?
回答: “荔枝病”是指因大量进食荔枝后,出现低血糖症状的疾病,其症状包括头晕、乏力、面色苍白、心悸、口渴、饥饿感等,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四肢厥冷、脉搏细速、血压下降,甚至抽搐和突然昏迷,这主要是因为荔枝中含有两种降血糖的物质——α-次甲基环丙基甘氨酸和次甘氨酸A,它们能抑制肝脏中的葡萄糖合成酶的活性,导致葡萄糖合成受阻,从而引发低血糖反应。
为了安全享用荔枝,建议大家注意以下几点:
1、适量食用:每次食用不超过5颗,特别是儿童应更少。
2、不要空腹食用:最好在饭后半小时再吃荔枝,避免刺激胃黏膜。
3、糖尿病患者慎食:由于荔枝含糖量高,糖尿病患者应避免或严格控制摄入量。
4、注意观察:食用后如出现不适症状,应立即就医。
荔枝虽好,但需谨慎食用,让我们在享受这份夏日甜蜜的同时,也保护好自己的健康。
发表评论
夏日炎炎热,荔枝虽甜口难忘,但防'荔枝病’,小心中招:适量食用、冷藏后享用更安全。
夏日炎炎热,荔枝虽甜口难忘,安全享甜蜜秘诀:适量食用、冷藏后品尝更佳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