处暑,作为秋季的第二个节气,标志着炎热夏季的结束和凉爽秋天的开始,在中医理论中,秋季属金,与肺相应,而“秋燥”是此时节的主要气候特点,易伤肺津,导致患者(尤其是老年人、慢性病患者)出现咽干、咳嗽、便秘等症状,作为医院的护理师,在处暑时节调整患者护理策略显得尤为重要。
应注重患者的饮食调护,建议增加滋阴润燥的食物,如百合、银耳、雪梨等,同时减少辛辣、烧烤等易上火食物的摄入,保持室内空气湿润,可使用加湿器或放置水盆来增加空气湿度,减轻“秋燥”对呼吸道的影响,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户外活动,如散步、太极拳等,以增强体质,但需注意早晚温差大,及时增减衣物,避免感冒。
处暑时节的护理工作需细致入微,既要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,又要顺应自然变化进行调整,通过科学的饮食调护、适宜的环境调节以及适度的运动锻炼,可以有效帮助患者安然度过“多事之秋”,促进其身心健康。
发表评论
处暑秋燥,患者护理需增湿润、减辛热食物摄入量以维持舒适状态。
处暑秋燥,患者护理需增湿补水、润肺防干,调整饮食与作息并重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