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医院的日常工作中,肺结核的预防与控制始终是护理师们关注的重点之一,肺结核,作为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,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,当患者咳嗽、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,含有结核杆菌的微小飞沫进入空气中,健康人吸入后可能感染,其症状包括咳嗽、咳痰、胸痛、发热、盗汗和体重下降等,若不及时治疗,可能导致严重后果。
有效预防措施包括:
1、接种卡介苗:虽然卡介苗的预防效果不如成人疫苗显著,但对于婴幼儿仍有一定保护作用,能有效减少发病风险及减轻病情。
2、通风换气: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定期开窗换气,减少结核杆菌在空气中的浓度。
3、个人卫生:患者应佩戴口罩,减少飞沫传播;勤洗手,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或肥皂水彻底清洁。
4、隔离治疗:对确诊的肺结核患者进行隔离治疗,直至其不再具有传染性,减少对周围人群的威胁。
5、筛查与早诊早治:对高风险人群进行定期筛查,如密切接触者、学生、老年人等,做到早发现、早治疗。
6、提高免疫力:通过均衡饮食、适量运动和充足休息来增强身体抵抗力,减少感染风险。
通过上述措施的综合实施,可以有效降低肺结核的传播风险,保护易感人群的健康,作为护理师,我们不仅要关注患者的治疗与护理,更要成为社区健康教育的倡导者,提高公众对肺结核预防知识的认识,共同构建一个无结核的健康环境。
发表评论
预防肺结核传播,关键在于控制传染源、戴口罩和及时接种疫苗。
预防肺结核传播,关键在于早发现、早就诊患者并规范治疗;同时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和佩戴口罩等个人防护措施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