脑出血,作为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脑血管疾病,具有高发病率、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,了解脑出血的相关知识,对于及时防治和有效护理至关重要。
脑出血通常是由于脑血管破裂,血液流入脑实质内而引起,高血压是其最常见的病因,长期的高血压可导致脑内小动脉硬化、变脆,在血压突然升高时就容易破裂出血,脑血管畸形、脑淀粉样血管病变、血液系统疾病等也可能引发脑出血。
脑出血起病急骤,患者往往突然出现头痛、呕吐、意识障碍、肢体瘫痪、失语等症状,头痛剧烈,多为全头部胀痛,这是由于颅内压升高刺激脑膜所致,呕吐频繁,呈喷射性,与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延髓呕吐中枢受刺激有关,意识障碍的程度轻重不一,可从嗜睡、昏睡直至昏迷,肢体瘫痪表现为一侧肢体无力或完全不能活动,失语则根据受损部位不同,可出现运动性失语、感觉性失语或混合性失语。
一旦怀疑脑出血,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紧急救治,头颅 CT 是诊断脑出血最迅速、最准确的方法,能够清晰显示出血的部位、出血量及周围脑组织的情况,治疗原则主要包括降低颅内压、控制血压、止血、防治并发症等。
在护理方面,首先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,如体温、脉搏、呼吸、血压等,以及意识、瞳孔的变化,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并报告医生,保持呼吸道通畅至关重要,昏迷患者应头偏向一侧,防止呕吐物误吸导致窒息,定期为患者翻身、拍背,预防肺部感染和压疮的发生。
对于肢体瘫痪的患者,要进行早期的康复护理,在病情稳定后,可协助患者进行关节的被动活动,防止关节挛缩和肌肉萎缩,要注意保持肢体的功能位,避免足下垂等畸形,随着患者病情的好转,逐渐增加主动运动的训练,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。
饮食护理也不容忽视,给予患者高蛋白、高维生素、易消化的饮食,保证营养供给,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,要采取鼻饲饮食,防止误吸。
脑出血的防治与护理是一个系统工程,需要医生、护士、患者及其家属的共同努力,通过早期诊断、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,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脑出血的致残率和死亡率,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,让患者尽可能恢复健康,回归正常生活。
添加新评论